

近日,美国普渡大学(Purdue University)因回应国会的调查要求而陷入舆论焦点。美国国会众议院下属的委员会向包括Purdue University在内的六所美国高校发函,要求提供关于中国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详细信息。
一、普渡大学应美国国会要求提交中国学生信息
面对来自国会的直接要求,普渡大学选择了配合。
根据印第安纳州《Journal & Courier》和NPR/WFYI的报道,普渡在4月1日正式向委员会提交了一封由教务长 Patrick Wolfe 签署的信件,以及近50页附件资料。
这封信的开头写道:
“感谢委员会对普渡大学在中国学生招生与科研安全政策方面的关注。
普渡始终把美国公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致力于在国家安全与学术自由之间取得平衡。”
资料显示:
截至2024年秋季,普渡共有2183名中国学生(含港澳),占总人数约3.8%。
其中,博士研究生比例最高,约为20.5%。
约30%的中国研究生参与过联邦资助的科研项目。
中国学生主要集中在工程、生物科学、数学、计算机与技术领域。
文件同时附有各学院国际学生数据、研究资金来源、入学前院校分布等信息。
Wolfe在信中强调,所有国际学生的签证与背景审查都经过严格核查,并表示普渡严格遵守国防部、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的安全规定。
他特别指出:
“所有提供的信息均为汇总统计,不含任何可识别个人身份的内容。
普渡大学不会向外部机构泄露学生隐私。”
但即便如此,这份“数据报告”依旧让外界哗然——因为在当前政治语境下,任何涉及“中国学生”的统计数字,都会被赋予超出教育范畴的含义。
二、普渡大学应美国国会要求提交中国学生信息的影响
普渡的回函曝光后,媒体和学界迅速炸锅。
一方面,部分美国议员称赞此举“负责任、透明”,认为大学“应协助政府防范技术外泄”;
另一方面,大量学者与留学生批评,这一要求本质上是政治干预校园自治。
印第安纳公共广播(WFYI)评论称:
“在知识追求与政治防范之间,大学正被迫选择立场。”
在社交平台上,留学生们的反应更为直接。
有中国学生写道:
“我们只是来读书的,不想被当成威胁。”
“如果今天能要求交中国学生信息,明天也能要求交印度、阿拉伯学生的名单。”
美国学者也表达担忧——这类调查可能导致国际学生产生“寒蝉效应”,减少申请意愿,甚至影响美国科研体系的开放性。
一位工程学院教授匿名表示:
“如果研究人员开始被国籍区分,而非学术成果评判,那将是美国创新力真正的衰退。”
舆论还指出,这种调查可能造成“隐形歧视”。
在美中紧张的氛围中,华人学者和学生已经长期面对签证延误、合作项目受限、甚至被调查的风险。
如今,连学校都被要求上交数据,这种“制度化不信任”正在扩大。
以上就是普渡大学应美国国会要求提交中国学生信息的相关内容,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留学申请方面的相关知识的,欢迎随时联系Tops6868或在线咨询,托普仕留学专注美国前30高校申请,多年名校申请经验助力你的留学申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