黔境天工科考活动上线,一线专家现场教学
2025-07-02 17:30:26适合人群
10岁以上天文学、地理学等感兴趣的学生。
项目背景
本次科考计划以 “天 - 地 - 生” 为独特视角,致力于挖掘喀斯特地区天文、地质、生物多样性这三大自然密码之间的深层联系 。
项目安排
一、黔境天工科考活动基本信息
科考天数:7天6晚
科考地点:贵州·贵阳
集合地点: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
体力要求:中等
研究领域:天文、地质、生物多样性
研究目的:探索喀斯特地区天文、地质、生物多样性三大自然密码的深层关联,揭示地球与宇宙的复杂关系,探讨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,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手资料,促进喀斯特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二、黔境天工科考行程安排
DAY1 集合
上午:科考队员从全国各地抵达贵阳机场集合。
下午:乘车前往酒店入住,在酒店进行破冰启航活动,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;完成分组,方便后续科考活动开展;由专业人员介绍此次科考的注意事项,包括安全问题、活动纪律等。
晚上:在酒店附近开阔场地进行目测天文活动,专业导师引导参与者与星空对话,介绍基础天文知识和常见星座识别方法。
DAY2 星穹黔眼・FAST 探秘
上午:参观「南仁东纪念馆」,了解 FAST 项目发起者南仁东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;前往国际天文体验馆,通过馆内的展品和互动设施,深入了解中国天眼背后的故事以及天文学的发展历程。
下午:走进「中国天眼」,实地参观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,专业讲解员介绍其构造、工作原理和科学使命,探索宇宙奥秘。
晚上:由专业天文老师指导,学习观星基础知识,了解望远镜的构成和使用方法,尝试进行简单的天体观测。
DAY3 地心黔行・岩石的前世今生
上午:在室内进行行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,包括岩石的分类、形成过程、基本特性等;学习使用放大镜、稀盐酸、小刀等工具识别石英砂岩、页岩和石灰岩的方法。
下午:携带地质锤、放大镜、稀盐酸、小刀等工具前往野外寻找不同的岩石,记录岩石的发现地点、外观特征等信息;回到室内,分析讨论不同岩石对地貌发育的影响,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见解。
晚上:在野外开阔地进行星空观测,观察不同季节的星空特点,了解天体与地球岩石形成之间的潜在联系。
DAY4 地心黔行・喀斯特溶洞生态秘境
上午:进行行前地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,包括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机制、地质年代划分等;实地探究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成因,观察峰林、溶蚀洼地等典型地貌。
下午:进入地下溶洞,探究地下喀斯特洞穴及沉积物的特点及成因,观察石笋、钟乳石等;开展洞穴生物考察,记录洞穴内生物种类和生存环境;进行模拟碳酸钙溶蚀与沉积实验,了解喀斯特溶洞的形成过程。
晚上:学习人机协同的设计逻辑,感受AI技术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和更多可能性。
DAY5 黔泽虫生・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
上午:前往湿地开展昆虫调查,进行昆虫观察活动,记录昆虫的形态、行为、栖息环境等观察结果;进行昆虫标本制作和昆虫分类活动,学习标本制作技巧和昆虫分类方法。
下午:继续进行昆虫专题研究准备工作,整理观察数据,查阅相关资料;开展昆虫专题研究报告分享,成员之间交流各自的研究发现和成果;同时学习湿地的概念和功能,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。
晚上:在湿地开展多项调查活动,包括湿地植被调查、湿地水生生物调查、湿地土壤与水质分析,最后进行湿地生态系统评估,全面了解湿地生态状况。
DAY6 黔栖万象・天穹下的绿脉与烟火
上午:前往高山台地草原进行植被调查,记录草原植被的种类、分布和生长状况,分析植被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系。
下午:对当地农民经济、生态开展社会调查,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、经济来源以及对草原生态的影响;
晚上:在草原上进行生态调查,了解草原生态系统,包括草原的定义、分布、气候特点,以及草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;观察草原生物多样性,了解草原中的动植物种类、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互关系;亲身感受草原夜晚的气候,观察动植物行为特点,探讨其适应机制;共同讨论并提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简单方案。
DAY7 结营返程
上午:举办生态论坛 “守护绿色 筑牢屏障”,邀请专家和参与者共同探讨本次科考的成果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;对本次科考活动进行总结回顾,表彰优秀参与者。
下午:前往贵阳机场,工作人员协助办理登机手续,科考队员踏上返程航班,结束本次难忘的科考活动。
报名方式

项目收获
1、获得沉浸式科考体验
2、一线专家现场教学
3、获得中英文科考证书
4、有效激发学科兴趣
上一篇: 没有了
下一篇: 阿尔泰山生态和气候变化科考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