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2025年8月8日,美国马萨诸塞州地方法院接到了一桩重磅集体诉讼——被告是美国32所顶尖大学和3家招生服务平台,原告则是四名来自卫斯理、瓦萨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(现任和前任)的学生。
他们指控这些高校和机构串通一气,通过“提前决定”(Early Decision,简称ED)录取制度联合操纵学费和经济援助政策,涉嫌违反反垄断法。
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把这些名校告上法庭了,但它很可能成为近年来影响最广的一起高校招生反垄断案。
被告名单堪称“美国精英大学全家福”,包括:
宾大、哥大、布朗、康奈尔、达特茅斯、约翰霍普金斯、西北、芝大、杜克、莱斯、范德堡、埃默里、罗切斯特、圣路易斯华盛顿以及阿默斯特、威廉姆斯、鲍登等一众顶尖文理学院……总共32所,几乎覆盖了全美最热门的高校。
同时被指控的还有三家招生相关机构:COFHE、Common App 和 Scoir,被指在背后协助高校共享敏感数据。
这场官司的核心,是ED录取制度的“绑定约束力”到底是不是真的。
ED是美国大学申请中的早申选项之一,最大的特点就是“绑定”:一旦被录取,你必须接受并撤回其他所有申请。
听起来很严肃对吧?但诉状中引用范德堡大学总法律顾问2006年的一篇论文,直接指出:ED协议其实没有法律效力,只是一种“基于荣誉的约定”。
原告进一步指控,这些学校在ED阶段系统性合作、共享申请者的经济背景信息:比如家庭年收入、是否申助学金、甚至父母是不是校友……
然后,它们借此调整助学金策略和学费定价:
如果判断你付得起,可能少给甚至不给助学金;
如果当年招生目标快完成了,就悄悄减少援助、变相提高实缴学费。
说白了,就是你一边在焦虑等Offer,它们一边在背后“默契配合”、算计怎么能多收钱。
所以这几位学生代表的诉求非常明确:
1.集体诉讼范围要扩大:过去四年里所有通过ED被录取、但没拿到助学金的学生,都应被纳入,总人数可能高达数万;
2.永久禁止这类“绑定式”早申制度;
3.学校必须退还不合理学费,并彻底改革招生和经济援助流程。
美国本科申请越来越卷,早申已成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而这桩诉讼,直接撕开了名校招生背后的潜规则,也把“教育公平”和“市场垄断”的争议再次推上台面。
如果您对美国大学感兴趣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,欢迎您在线咨询托普仕留学老师。托普仕留学专注美国TOP30名校申请,采用5v1服务模式,21步精细服务流程,硬性四维标准+六维背景提升等留学服务体系,为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