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回国求职留学生突破50万,比疫情前增长近40%。2024年,在国内求职的海归人数较2023年增长了7%,达到2018年的1.44倍。这不仅反映出国内就业市场的吸引力,也体现了留学生对国内发展机遇的认可。下面托普仕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留学生回国就业情况分析。
一、留学生回国就业整体情况
随着海归人数的增加,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,留学生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,才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。
薪资PK:顶尖名校硕士起薪中位数约25-35万(金融/科技行业),但普通院校留学生薪资与国内应届生逐渐拉平。
上岸速度:约60%海归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,但"待业期超过半年"的比例比2021年增加12%。
1.行业暗战:这些赛道正在“抢海归”
高热度赛道TOP3
AI/硬科技:芯片、自动驾驶、大模型领域,MIT/斯坦福/Carnegie Mellon等理工强校毕业生手握多个offer
新能源与ESG: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企业对海外新能源专业学生开出"薪资+股权"双诱惑
跨境消费:Temu、SHEIN等出海巨头,把"会逛Whole Foods、懂Instagram营销"变成加分项
这些行业不仅发展迅速,而且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旺盛。
互联网/AI行业以其创新性和高薪资待遇吸引了大量留学生,尤其是那些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数据科学、人工智能等专业背景的人才。
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,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,相关领域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,留学生凭借其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,在这些领域往往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。
工商管理、金融学、经济学、市场营销、CS,这些专业不仅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,而且与国内的市场需求高度契合。
2.降温预警
传统金融岗缩招,投行IBD部门更倾向清北复交+常春藤组合。
教培/房地产相关岗位需求断崖式下跌。
二、留学生鄙视脸链:HR眼中的“海归三梯队”
第一梯队(光环加成)
美国:HYPSM+伯克利、CMU(CS专业可越级)
英国:牛津、剑桥、帝国理工(IC商科堪比国内985)
新加坡:NUS/NTU(在华南地区认可度超预期)
第二梯队(专业为王)
荷兰代尔夫特理工(建筑)
香港大学(金融)
法国高商(奢侈品管理)等细分领域强校
第三梯队:(不提也罢)
三、什么样的留学生更受大厂HR青睐
学校排名固然有一定优势,但绝非唯一标准。
企业的招聘标准更加多元化,除了学校的排名,更看重留学生的实习经历、技能匹配度、个人素质等。
"别只会做PPT":特斯拉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直言:"我们要能看懂代码的商科生,能建数据模型的文科生"
本地化能力:某大厂HR吐槽:"最怕留学生张口就是'美国都这样…',懂得国内玩法才能存活"
实习伏笔:腾讯/字节等公司校招中,有大厂实习的海归录取率高出47%
国内的大厂如华为、阿里、腾讯、字节等,一直是留学生求职的热门目标。
这些企业在招聘留学生时,除了关注学历和专业背景外,更看重的是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。
例如,华为注重留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,希望他们能够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阿里则更看重留学生的商业洞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,希望他们能够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快速成长并为公司创造价值。
如果您对留学生回国就业情况分析感兴趣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,欢迎您在线咨询托普仕留学老师。托普仕留学专注美国TOP30名校申请,采用5v1服务模式,21步精细服务流程,硬性四维标准+六维背景提升等留学服务体系,为学生申请美国名校提供保障。